打井经常遇到的几种地层
地下岩层的结构是非常复杂的,我们知道它们的情况不是都一样。即使是同样的岩层也是有的松软,有的厚,有点坚硬,有的薄。我们要根据实际的地质结构情况,来选择不同的钻井机,当然了岩层情况不同使用钻井机的方法上,我们也不得不随着情况而变。下面我们针对不同地下岩层给作一个详细一点的划分,以供大家作参考。
盐类地层,是一种水溶性地层,比较松软。但是钻井机容易粘上泥浆,钻出来的洞也容易掉落泥块,甚至坍塌。
泥土粘层、页岩,是一种水敏性地层,钻头容易形成泥包,钻出来的洞一般也会超径。
流砂、砂砾、松散破碎地层,是一种松散的孔隙性地层,容易漏水、漏沙。
高压油气井地层,地下层内储备石油、天然气等,容易井喷,造成严重的后果。
高温地层, 地热井、超深井所遇到的地层,泥浆处理剂失效,地层不稳定。
由于的地层复杂的情况,所以我们在钻井时必须探查清楚。上面只是列举一些单一的地层,有的是复杂的,在一个地层中,可能会遇到上述的几种情况。
正常钻进时,应合理调整和掌握钻进参数,不得随意提动孔内钻具。操作时应掌握升降机钢丝绳的松紧度,以减少钻杆、水龙头晃动。在钻进过程中,应根据不同地质条件,随时检查泥浆指标。
根据岩土情况,合理选择钻头和调配泥浆性能。钻进中应经常检查返出孔口处的泥浆相对密度和粒度,以保证适宜地层稳定的需要。
在黏土层中钻孔时,宜选用尖底钻头、中等转速、大泵量以及稀泥浆的钻进方法。
在粉质黏土和粉土层中钻孔时,泥浆相对密度不得小于1.1,也不得大于1.3,以有利于进尺为准。上述地层稳定性较好,可钻性好,能发挥钻机快钻优点,产生土屑也较多,所以泥浆相对密度不宜过大,否则会产生糊钻、进尺缓慢等现象。
在砂土或软土等易塌孔地层中钻孔时,宜采用平底钻头、控制进尺、轻压、低挡慢速、大泵量和稠泥浆(相对密度控制在1.5左右)的钻进方法。
在砂砾等坚硬土层中钻孔时,易引起钻具跳动、憋车、憋泵、钻孔偏斜等现象,操作时要特别注意,采用低挡慢速、控制进尺、优质泥浆、大泵量、分级钻进的方法为宜。必要时,钻具应加导向,防止孔斜度超差。
在起伏不平的岩面、第四系与基岩的接触带以及溶洞底板钻进时,应轻压慢转,待穿过后再逐渐恢复正常的钻进参数,以防桩孔在这些层位发生偏斜。
在同一桩孔中采用多种方法钻进时,要注意使孔内条件与换用的工艺方法相适应。如基岩钻进由钢粒钻头改用牙轮钻头时,须将孔底钢粒冲起捞净,并注意孔形是否适合牙轮钻头入孔。牙轮钻头下入孔内后,须轻压慢转,慢慢扫至孔底,磨合5~10 min,然后逐步增大钻压和转速、防止钻头与孔形不合引起剧烈跳动而损坏牙轮。
在直径较大的桩孔中钻进时,在钻头前部可加一小钻头,起导向作用,在清孔时,孔内沉渣易聚焦到小钻孔内,并可减少孔底沉渣。
加接钻杆时,应先将钻具稍提离孔底,待冲洗液循环3~5 min后,再拧卸加接钻杆。
钻进过程中,应防止板手、管钳、垫叉等金属工具掉落孔内,损坏钻头。
如护筒底土质松软出现漏浆时,可提起钻头,向孔中倒入黏土块,再放入钻头倒转,使胶泥挤入孔壁堵住漏浆空隙,稳住泥浆后继续钻进。
钻进过程中,应在孔口换水,使泥浆中的砂粒在沟中沉淀,并及时清理泥浆池和沟内的沉砂杂物。
终孔并经检查后,应立即进行第一次清孔,清孔时应采取边钻孔、边清孔、边观察的办法,以减少清孔时间。在清孔时逐渐对孔内泥浆进行置换,清孔结束时应基本保持孔内泥浆为性能较好的浆液,这样可有效地保证浆液中的胶体量,使孔内钻屑及砂粒与胶体结合,呈悬浮状,防止钻屑沉入孔底,从而造成孔底沉渣超标。清孔可采用正循环清孔或压风机清孔方法。